刘华初 教授_校内专职研究人员_人才队伍_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所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

校内专职研究人员

刘华初 教授


基本信息:


刘华初,男,1969-10生,湖北孝感人  


博士(后),教授; 海南师大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海南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负责人


联系方式:13118968016,liuhuachu88@163.com


通讯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邮编:571158

研究方向:哲学(主要是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哲)、历史研究、文学理论;一带一路


教育背景:

  1. 2007-09 ~ 2010-06,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博士生

  2. 1997-10 ~ 1999-06,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者

  3. 1991-09 ~ 1994-07,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硕士研究生

  4. 1987-09 ~ 1991-07,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工程,本科生(提前1年毕业,助研1年)


工作经验:

  1. 2010-07 ~: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2012年)、教授(2013年破格)

  2. 2010-08 ~ 2012-06: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

  3. 2004-06 ~ 2007-06:中国软件股份公司,部门总监

  4. 1999-08 ~ 2004-05:美国ORACLE计算机公司(加拿大),高级程序员

  5. 1994-07 ~ 1997-09:中国舰船研究设计院719所,工程师


学术著译与代表论文:

  1. 专著:《层次论》,人民出版社,2018年(即将出版)

  2. 专著:《历史规律探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

  3. 专著:《实用主义的基础》,人民出版社,2012年

  4. 译著:《杜威全集》中期第12卷、晚期第1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015年

  5. 文学作品意义之源专题导言,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7年第4期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的几种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6年第6期

  7. 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范式,哲学研究,2015年第11期

  8. 从《实践论》与《矛盾论》看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 

  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三重批判与存在论意蕴,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期

  10. 覆盖律模型与历史规律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4期

  11. 对赫斯特豪斯德性伦理学客观性论证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2. 现代西方哲学的实践转向与行动悖论,南方论丛,2014年第6期

  13. 历史规律研究中的方法论探究,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14. 再析历史中的偶然与必然,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15. 后现代主义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2期

  16. 历史中的因果关系与结构关系,北方论丛,2013年第6期

  17. 历史中的条件、假设和预测,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期

  18. 历史规律性问题探析,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

  19.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释析,文学理论前沿,2015年第1期 

  20.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文论困境与范式探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5年第1期

  21. 毛泽东“两论”对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22. 透过胡适对杜威实用主义的解读看中西文化差异,学术研究,2015年第10期

  23. 供给侧改革下的海南五指山茶文化旅游构想,学术交流,2016年11期

  24. 做中学与科教协同培养:隐性知识管理视角,学术交流,2014年第10期

  25. 历史评价的教学与实践,教育评论,2014年第1期

  26. 互动模式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评论,2012年第2期

  27. 试析杜威哲学的若干理论困境,世界哲学,2013年第3期

  28. 杜威民主观与孔孟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江海学刊,2013年第3期

  29. 杜威的原初经验及其现实意义:生态文明视角,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30. 再论杜威实用主义的建构方法,中州学刊,2013年第5期

  31. 杜威对经验的改造,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4期

  32. 杜威的建构方法,晋阳学刊,2013年第3期

  33. 杜威的科学—哲学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

  34. 杜威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教育评论,2009年第1期

  35. 杜威的形而上学观念,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

  36. 杜威的选择行为发现,江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37. 杜威的建构方法刍论,兰州学刊,2013年第5期,

  38. 试论杜威哲学中的概念与规范化问题,前沿,2012年第11期

  39. 论王阳明的知行观,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

  40. 世界文学仍是一个理论愿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16日

  41. “当代西方文论的有效性”国际高层论坛学术会议综述,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2期

  42. “文艺理论: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议综述,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第4期

  43. Dewey’s Metaphysics of Empirical Naturalism,XXIII World Conference of Philosophy,Athens,2013.8(雅典,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每5年一届)

  44. Influence of Evolution on Deweys Educational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 2013.3, CPCI-SSH收录

  45. Review of Hursthouses Argumentation for the Objectivity of Virtues, 2nd Int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 2013, Hong Kong, Advanc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vol. 47, CPCI-SSH收录

  46. Metaphysics of Deweys Pragmatism, 2013 Intl Conference on Economic,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2013, Beijing, Lecture Notes in Management Sci. vol.20, CPCI-SSH收录


课题:

    1. 主持,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科一般课题:唯物史观视域下历史规律研究,结项

    2. 主持,教育部2017年专项课题:菲律宾政治文化研究,在研

    3. 主持,海南省2016年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1海上丝路智库研究,结项

    4. 主持,海南省2012年哲学社科重点课题: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结项

    5. 主持,海南省2017年社科联专项课题:一带一路下的东南亚留学生研究,在研

    6. 主持,海南省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海上丝路中海南角色研究,结项

    7. 主持,海南省2015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唯物史观视野下生态真理研究,结项

    8. 主持,海南省2014年高校教育教改规划课题:高校通识教育课改的探索与实践,结项

    9. 主持,海南省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历史评价,结项

    10. 主持,海南省2011年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马克思与杜威的普遍交往思想对海南人文环境建设的启示,结项

    11. 参与(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杜威著作翻译与美国哲学研究,编号:16&ZD123,在研

    12. 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杜威哲学的当代意义研究,编号:05BZX048,结项。


获奖:

  1. 2015年海南省社科联第9届人文社科二等奖;

  2. 2013年海南省高校科研究成果一等奖、2016年二等奖;

  3. 2013年海南省博士协会论坛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14年二等奖;

  4. 1992年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